女院要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女院要聞 > 正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與女性教席开展讲坛运动

——She Empowers|数字时代媒介与女性赋能

宣布部门: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事情部、新聞与新媒体中心) 發布者:李思叡 發布時間:2025-06-24

6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與女性教席讲坛在北京延庆石峡村开展“She Empowers |数字时代媒介与女性赋能”为主题的运动,特邀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北京妫水人家农业生长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光长城民宿首创人贺玉玲女士担任主讲人。本次运动亦作为我校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女官员新媒体能力建设研讨班”的实践教学环节,来自7个国家的23位女官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與女性教席的30余名师生,配合加入“聆听—体验—研讨”三维课堂,深入探讨数字时代女性创业赋能的路径。

活動突破傳統講座模式,打造“行走的案例課堂”。在賀玉玲帶領下,學員們穿梭于石光長城民宿的咖啡廳、酒坊、非遺書店與學院街,目睹廢棄農宅蛻變爲年營收超千萬的文旅地標。在妫水人家村史館,泛黃的農具與數字化展陳交織,生動诠釋“媒介即記憶”的鄉村敘事革新。

賀玉玲女士以“媒介時代的鄉村女性創業與文化自信”爲題,從創業者與賦能者的雙重身份出發,向“一帶一路”國家女官員及師生們講述了她在鄉村振興配景下的探索與實踐。她詳細分享了石光長城精品民宿如何圍繞“共生社區”理念持續拓展服務場景,延伸産業鏈條,並融合村莊在地資源,逐步構建起具有區域特色的“民宿+文化”融合發展模式。石光民宿引入了非遺體驗項目,讓遊客能與當地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親手學習剪紙、面塑、糖畫等技藝,增強遊客與社區居民之間的文化互動。同時,民宿還設立了公益書屋,以長城文化爲主題開放閱讀空間,服務對象不僅包罗遊客,也面向周邊村民,真正將文化共享理念落地生根。賀玉玲以樸素而富有力量的語言,展現了鄉村女性如何借助媒介傳播構建品牌認同,激活社區文化,推動女性積極參與,引領鄉村社會創新發展,贏得了在場師生與國際學員的廣泛共鳴與熱烈掌聲。講座結束後,中華PP电子學院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院長王露教授與賀玉玲女士就教席事情的宗旨與成效進行了深入交流。

師生們還參與了富有創意與文化內涵的非遺體驗活動。非遺老師以通俗生動的方式介紹了中國剪紙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起源與發展,講解了其在中國傳統節日與民間生活中的象征意義。師生們在“指尖藝術”中親身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一環節不僅增進了對中國非遺技藝的理解,也爲他們“解碼”中國長城文化與鄉村精神打開了一扇充滿溫度的窗口。

本次教席講壇活動不僅是一堂沈浸式的“行走的媒介賦能課”,更是一場深度連接鄉土實踐與全球視野的跨文化對話。參訓學員親曆了中國鄉村女性如何以雙手與智慧重塑自身命運,也見證了媒介如何成爲激發女性領導力與社區活力的橋梁。講壇通過“長城腳下”的真實故事與“絲路雲端”的國際視角交彙,激發了對全球女性發展路徑的思考與共鳴。

2025年正值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三十周年,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與女性教席设立二十周年的重要节点。值此契机,教席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数字时代的性别平等理念从中国经验出发,沿着新时代的“数字丝路”流传至更辽阔的世界,让技术赋能、文化互鉴与女性生长形成联动和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