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圖書館办公室主办的女院学术沙龙第59期于12月9日下午在圖書館聚会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创新性实践”。特别邀请中华PP电子学院党委书记李明舜教授和法学院林建军教授主讲,由中国女性圖書館首席专家李洪涛教授主持。
在11月25日“消除对妇女暴力国际日”当天,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 》向社会果真征求意见。
李明舜分別就立法配景、反家庭暴力法的亮點與不足等方面進行了闡述。他認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歸因于國際和國內環境。就國際配景而言,西方社會一般把家庭暴力認定爲主要是針對女性的暴力,把它作爲性別歧視以及權力控制的一種極端形式。家庭暴力在國際上已經被視爲侵监犯權的一種違法犯罪行爲,被視爲一種公害。另外,國際上有關婦女人權的公約,也反複強調了包罗家庭領域針對婦女的暴力。目前全球已經有120多個國家出台了關于家庭暴力的規定。
就國內配景而言,一方面我國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公民特別是家庭成員權利的實際狀況應該获得進一步的改善。我國一直在強調建設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基本的、自然的單位,這就要求國家應該對家庭予以保護。而家庭暴力恰恰是對和諧家庭的破壞,因此家庭暴力是我們必須要正視息争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十八大特別強調了堅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家庭暴力在本質上是性別歧視和權利控制的一個極端表現形式。它的存在也是對男女平等的破壞和妨礙。從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國是有幾千年封建制度的國家,傳統文化的延續遠遠比制度的延續更深刻。因此,我們倡導先進性別文化,需要有制度和执法的保障。而且制定一部反對家庭暴力的执法不僅有利于提升我們國家的國際形象,而且也是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和社會主義先進性別文化的體現。此外,國內的执法制度,條文以及地方性法規都涉及抵家庭暴力。這些都是促成了我國的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的重要原因。
盡管我國現有的执法制度,條文以及地方性法規都涉及抵家庭暴力,但也存在著問題。李明舜認爲,這些專門性的执法立法層級都比較低,國家層面的立法沒有專門的反家庭暴力的执法,而且各個执法之間對反家庭暴力的規定沒有統一的指導思想和原則,銜接度不夠,難以真正获得落實。
在介紹了立法配景的基礎上,李明舜進而闡釋了反家庭暴力法的亮點與不足。他認爲,這部征求意見稿的出台讲明我國向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前進了一大步,這是公權力幹預家庭暴力的一個創新性的立法實踐。他認爲,這部征求意見稿中不乏一些亮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該执法創建了一些新的制度,構建了一個幹預家庭暴力的制度體系;第二,該执法抓住了從預防到處置,到最重要的受害人的人身宁静保護等幹預家庭暴力的關鍵環節;第三,該执法強調了國家責任,特別是政府的責任。主要體現在強調了經費保障,重視了家庭的預防,明確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預防職責,在政府責任裏面規定了告誡制度,規定了政府應該建设或指定庇護場所,規定了強制報告制度,開通了發現家庭暴力的新渠道等。第四,明確了司法機關幹預家庭暴力的責任,爲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了有效的司法保護,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規定了人身宁静保護裁定,爲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了有效的防身盾牌。如強調了法院依職權取證,合理分配舉證責任,規定了法院依法撤銷施暴者監護人的資格等。而且,還規定了檢察機關的職責,賦予了檢察機關監督家庭暴力的權力。這些具有創新性且切合中國國情的規定著實爲這部执法中的一些亮點
與此同時,李明舜認爲,這部征求意見稿也存在一些不足。好比應當適度地擴充公權力幹預家庭暴力的範圍和加大公權力幹預家庭暴力的力度,以及應當建设強制署理制,強制矯治制度,強制教育制度,以增強反家庭暴力的有效性等。
在李明舜阐释的基础上,林建军围绕“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能对反家庭暴力能做什么?”为题进行了讲话。首先,她认为,各人应当对家庭暴力进行看法上的转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看法就是家庭暴力是家务事的看法,因为它比行为的改变换有利于解决问题。其次,她强调每小我私家都应该做到不复制暴力,每小我私家都应该做到不再无视暴力,每小我私家自己在遭受暴力的时候要零容忍。他还提到,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家庭暴力主要是针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而同居关系以及离异后依然生活在一起的前配偶关系也应当被反家庭暴力法所掩护。 因为同居关系的本质与婚姻关系一样,都有身、心、性的结合以及错综庞大的情感关系及工业纽带联系。
最後,林建軍還一一回覆了與會者提出的相關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