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研項目
  • 科研項目
  • 科研结果
  • 媒介與女性教席
  • 研究中心
  • 學報

教研項目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教研項目 > 正文

行業特色馬院集體備課研討會第一期順利召開

發布部門: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3-04-24

4月22日,“行业特色马院同备一堂思政课”第一期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备课研讨会在中华PP电子学院召开。

會議開幕式由中華PP电子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歡主持。中華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李明舜致辭。李明舜首先代表中華PP电子學院對參會的列位專家學者体现了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謝意;其次他充实肯定了此次會議對于全面學習、全面掌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同時,他提出上好思政課,一要解決思政課堂教學“信而學”和“學而信”的問題,二要解決思政課堂教學之“術”與“道”的問題,三要解決思政課堂教學之“邏輯”與“原理”的問題,四要解決思政課堂教學之“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的問題。

備課會主要分爲兩個模塊,第一模塊是教師備課發言和專家點評環節,第二模塊是自由交流環節。第一模塊的備課發言環節有三場,10位教師圍繞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展示。第一場主持人爲長春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徐德斌。

浙江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侯沐晗通過比較揭示了“普世價值”理論的虛僞性和實踐的虛僞性,並在深入分析中呈現出全人類配合價值與“普世價值”在理論基礎(“現實的人”對“抽象的人”)、追求目標(“和而差异”對“同而反面”)、實現方式(“配合建設”對“強迫接受”)三方面的區別。

西安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瑜以《正己立德傳家風——家風的知與行》爲題,講述了家風的認知與踐行。他認爲,家風是在家庭、家教基礎上形成的代際傳承的價值觀念、行爲規範和處世習慣等。家風關聯著個人私德形成、社會公德建構以及人類命運配合體的大德追求。而就當代實際情況而言,閱讀傳統家訓、體悟人生原理、誦讀紅色家書、參觀各地家風館以及主動承擔使命、投入社會實踐等方面,就成爲踐行家風的重要方式。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馮璞在線上對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公民層面的“敬業”進行探討,重點闡述了“敬業的含義及其是一種基础價值態度”和“以敬業奉獻鑄就‘凡者特殊’”兩個問題。前一個問題從理論層面回覆了什麽是敬業以及爲什麽要敬業;後一個問題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從現實層面回覆了究竟如何做到“凡者特殊”,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照樣能夠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不平凡的人生,從而激發學生勞動熱情,養玉成身心投入的敬業態度。

專家點評

三位老師發言完畢,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馮秀軍和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會峰進行點評。馮秀軍從“思政課的本質是什麽”這個問題入手,引導各人深入思考如何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蘊含的原理。她指出,思政課不僅僅是講原理,更是要聚焦問題,以問題入手,回覆世情、國情、黨情,從學生最關心和最迫切想解決的內容入手,從而更有益于課程入腦入心。

張會峰認爲思政課是把講原理大衆化、通俗化的一個過程,在講授中更要注重切換差异的話語體系來推進思政課教學的話題,具體遵循四點:一是要用官方語言把政理講順,讓學生學得准;二是要用學術語言把學理講深,讓學生看得起;三是要用邏輯語言將哲理講透,讓學生聽得懂。四是要用生活語言把原理講活,讓學生記得住。

图片

第二場發言由防災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君主持。東北財經大學馬院楊波講述了“價值觀自信的底氣從何而來”。她講到,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爲基石,以曆久彌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滋養,以海納百川的胸襟氣度爲遵循,以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宗旨,以真實可信的道義力量爲指引,凝聚起了全社會共識的“最大公約數”,這就是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自信的底氣來源。找到了價值觀自信底氣的來源,我們就可以揭示出西方所謂“普世價值”虛假的面紗。

图片

長春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磊以事實爲依據,以數據爲基礎,以故事爲切入,以問題爲導向,圍繞“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基于依靠誰、爲了誰以及如何評價的邏輯逐層遞進,深刻闡釋了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所體現的價值主體的人民性、價值目標的人民性和價值標准的人民性,將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人民性特征所蘊含的原理講深、學理講透、哲理講活,引發情感和理論共鳴的基礎上啓智潤心、鑄魂育人。

图片

廣州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曉紅闡述了中華傳統醫德所推崇“仁、和、精、誠”的價值導向,與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所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目標,在理論與實踐中的內容契合性、情感共通性、價值共意性,進而聚焦以傳統醫德推動醫學生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培育的現實進路。

图片

專家點評

浙江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貝靜紅和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仕民進行點評。貝靜紅指出,作爲思政課教師,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要求,實現化理論爲德性,化理論爲要领,達到培根鑄魂,啓智潤心的目標。

图片

王仕民指出,三位老師分別從差异角度闡釋了焦点價值觀的有關問題,即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是一種德、也是愛國主義情懷的一種體現、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的評判標准以及什麽是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爲我們理解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我們應該思考兩個問題,一是要分析當前強調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的须要性;二是結合于當下新的曆史條件,怎麽培養、踐行和落實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

第三場發言由中國音樂學院思政部主任佟怡主持。

图片

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須大爲以“我們是否應該去追尋詩和遠方”這一問題爲切入點,分析了“詩和遠方”這一流行話語背後的合理價值訴求和可能存在的價值誤導。“詩和遠方”表達了新時代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有立足現實,團結奮鬥,投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實踐中,才气最終到達“詩和遠方”。

图片

中國音樂學院思政部李夢佳闡釋了如何以法治精神引領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她体现,青年是引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離不開正確價值觀的引領。法治是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進程中,大學生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不斷提升法治素養,努力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具體而言,應當深刻理解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當中法治的涵義,理解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础遵循——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做到以法治精神引領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图片

中華PP电子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劉旸闡釋了人的屬性視域下“男女平等”價值觀問題,她体现“男女平等”價值觀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焦点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所倡導的“平等”看法在男女兩性關系上的具體體現。她認爲,要從尊重男女自然屬性差異的客觀基礎和打破男女社會屬性偏見的主觀條件出發,正確理解“男女平等”價值觀。

图片

防災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君從爲誰培養人、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的教育基础問題分析切入,闡釋了行業精神如何在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教學中的融入問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可以從價值層面爲深入回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爲社會長遠、穩定發展提供基础價值遵循,爲制度設計、決策部署、执法制定提供最終價值依托。

图片

來自東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蘆文龍和中華PP电子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歡進行點評。蘆文龍認爲,老師們的講課都體現了各自所在院校的行業特色。他們還嘗試打破教材各章節的內容,再通過一個點或者一條線把差异章節的相關知識融彙聯系起來。同時,老師們也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革新都是很有须要的。

图片

王歡講到,老師們的選題直面大學生思想和理論困惑,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講解很是生動、巧妙、層層遞進,引人入勝和啓發我們的思考,對于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價值,對于如何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做了很好的示範。

图片

總結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天民对下午场讲话进行了總結。他讲到,老师们理论的教学和知识教授体现了价值的渗透、价值的承载和价值的引领,是该向学生讲深讲透讲活的大道、正道。老师们的授课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感,这种历史性的教育是最厚重最感感人的。老师们的授课是有情感温度的,教育是给学生新的、更好的、更鲜活的生活,把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才气使教育发生某种活力。

图片

自由交流環節來自沈陽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穎、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愛玲和中華PP电子學院督導組組長張付分別從踐行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和鑄魂育人的角度,探討了要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價值追求上下功夫、要在塑造道德品質的價值理念上下功夫、要在轉知成行的價值認同上下功夫、要在健全人格的價值底蘊上下功夫。學生代表們也交流了她們參加備課會的體會和收獲。

图片

图片

图片

聚会会议的闭幕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苗伟东主持。中华PP电子学院副院长周应江做聚会会议總結。他对聚会会议取得的结果充实肯定,认为聚会会议展现了行业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增强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实践和取得的突出成效,展示了思政课教师积极进行思政课教学革新的结果,交流了对思政课建设纪律的认识和推进思政课革新的经验,实现了联盟设立和团体备课的初衷,希望后续的研讨运动继续发挥应有作用、取得更多丰硕结果。

图片

此次聚会会议由中华PP电子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防灾科技学院主办。中华PP电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宣传部承办,中华PP电子学院科研处、《中华PP电子学院學報》编辑部协办。来自全国的三十余所院校的百余名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方式加入了研讨会。十几家兄弟院校的马院也特意为备课会送来了视频祝福。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思政实践团、妇女生长学院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习社等同学加入了备课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