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研項目
  • 科研項目
  • 科研结果
  • 媒介與女性教席
  • 研究中心
  • 學報

教研項目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教研項目 > 正文

创一流 建金课——文化流传与艺术学院课程与教材建设喜获丰收

發布部門: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2-09-29

近年来,文化流传与艺术学院各专业在课程与教材建设上连续发力,在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學革新上见实效,见结果。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宣布了本科高条理教育教學相关评审的结果,我校共荣获13项结果,其中文化流传与艺术学院的周子云副教授、刘旸副教授、吴倩博士共获批北京市本科教学革新创新项目、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北京市優質本科教材等共4项。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主持人即興口語表達》課程獲批2022年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同時,課程主講教師周子雲副教授獲北京市高校優秀專業課主講教師。該課程重視立德樹人,做實課程思政,教學上始終突出專業典型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兼顧政治思想高度和專業訓練深度,2021年度獲批北京市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同時,主講教師和教學團隊獲北京市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團隊。

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主持人即興口語表達》

演播室實踐教學掠影

历经十余年的建设,该课程确立了即兴口语表达课程教学、实践和评测的基本内容和基础要领,在教学视野、教学逻辑、教学要领、实践教学等方面连续创新,基于课程的“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本科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获校第五届(2021年)教學结果一等奖。课程配套教材《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获2020年北京市優質本科教材。2021年,该课程获推参评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基于课程革新所申报的“‘新文科+新媒体’配景下《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课程教学创新研究”项目获批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革新创新项目,有力支撑课程的后续建设。

北京市優質本科教材

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

“主持人即興口語表達”配套教材

北京市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主持人即興口語表達”配套教材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劉旸副教授主編的《短視頻與直播電商》教材獲得2022年北京市優秀本科教材。該教材由教務處校級重點教改項目孵化而成。

北京市優質本科教材《短视频与直播电商》

該教材踐行新文科理念,積極回應5G時代新媒體人才培養需求,旨在培育和提升女性網絡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和新媒體領導力,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點:一是教材設計立體化,打造可視化的教學生態。教材系統含有慕課視頻、案例素材、PPT、教案、教學大綱、習題答案和試卷等,形成以紙質教材與移動終端互動的多維立體可視化的現代教學生態模式,可配合多樣化的教學應用。二是內容詳盡,具有系統性、連續性與創新性。教材內容以全面提升短視頻與直播的營銷與運營能力爲目標,對生産的各個環節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形成了連續、完整而新穎的內容體系。三是案例主導,促進實踐教學開展與技术培養。另外教材還設計了“學習目標”“課後習題”等欄目,接纳彩色印刷的方式,可讀性較強,印行後受到讀者歡迎。

吳倩博士主講的《藝術語言吐字與發聲》主要接纳大課與小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特點突出。該課程注重學生專業態度與品格的養成,引導青年學子繼承老一輩播音員主持人的優良傳統,系統講授語音與發聲吐字知識與技巧,幫助學生練就紮實的專業基本功,助力學生用“有情之聲”創作優秀播音作品的內生力量。該課程經過多年打磨,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統一于立德樹人的基础任務之中,2020年獲批我校重點教改課題後,凭据“兩性一度”的金課標准持續推進課程教學革新和創新。

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艺术语言吐字与发声》线上教学运动掠影

該課程注重課程思政,讓職業價值教育、專業门路教育、專業審美教育入腦、入心;創新性使用雨課堂技術平台優勢助力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作品展評;讓高階性的專業競賽與挑戰性的課程任務相結合,提升吐字發聲技巧綜合運用能力;打破教學小組的組間壁壘,改結果性考核爲過程性考核,形成一套“全過程、全方位、多維度”的科學合理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課程主講教師吳倩博士獲第十一屆北京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獎、最佳展示獎和最佳回顧獎等獎項。

文化流传与艺术学院目前建有6个本科专业,其中播音与主持艺术、服装与衣饰设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2020年以来,学院共建有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5门,北京市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门,北京市優質本科教材2部,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未来,学院将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契机,连续推进课程与教材建设,推动教师队伍生长,创一流,建金课,育英才,为中华PP电子学院建设一流PP电子大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