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深化推动女性学学科和专业生长,2023年12月30日,“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来自教育部社会学类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中国妇女研究会的专家及十多所高校与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女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展开研讨。本次聚会会议由中华PP电子学院(全国妇联幹部培訓学院)主办,妇女生长学院(全球女性生长研究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院)承办,中国PP电子高等院校联盟秘书处协办。

聚会会议开幕式由中华PP电子学院(全国妇联幹部培訓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浩主持并致接待辞,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叶文振、教育部社会学类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路路致辞,山东PP电子学院副校长刘恩允、湖南PP电子学院副校长石潇纯、河南PP电子职业学院校长郭丽萍做嘉宾讲话。

赵浩谢谢与会嘉宾在辞旧迎新时刻专程赴会,共商女性学学科与专业的建设和生长。她从课堂教学、教师生长、课程建设、校園文化打造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将性别平等教育贯串教育教學全历程、全环节的主要做法,从服务国家战略生长、地方经济社会生长的高度强调女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挑战。她指出,此次研讨不仅是学校“十四五”学科建设生长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和《中国妇女生长纲要》的一项具体行动,期待参会嘉宾为推进中国女性学学科体系建设、配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女性学人才孝敬智慧和力量。
在嘉賓致辭環節,葉文振回顧了女性學在我國發展的曆史。女性學學科與專業的發展,是一代代學者奮鬥的結果,也爲接下來推動女性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基了堅實的基礎。針對當前的學科發展,葉文振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一是重申女性學的學科意識;二是重提女性學學科規劃;三是重編女性學學科教材;四是重組女性學學科隊伍。李路路依據新文科建設的配景和邏輯提出了女性學學科發展和專業建設的另一種思考。他指出新文科建設有三個最基本的要求,即新技術革命的推動、新需求的産生和新國情的要求。女性學的發展和建設需要充实考慮這些要求,呈現在新技術革命下女性的生存與發展,回應婦女群體發展的新需求,思考婦女研究在新時代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在嘉賓發言環節,劉恩允從學校層面介紹了山東PP电子學院推進高水平PP电子大學建設的情況,並介紹了學校的幾項重點事情,包罗聚焦碩士授予學位點建設,重視人力資源建設構建三類九層的人才崗位體系,圍繞1+3+N的發展思路打造五大特色發展體系,優化專業結構打造優勢專業群,打造“一報一院一中心”的學術研究平台等舉措,也介紹了學校取得的部门成績。她肯定本次研討會的须要性和重要意義,提議接力舉辦系列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研討會,推動女性學建設可持續發展。

石潇純以“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助力女性學學科專業建設實踐”爲題,介紹了湖南PP电子學院的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經驗。湖南PP电子學院融合湖湘女性文學與文化、湖湘女性教育與發展、性別理論與文化三個主要研究偏向,推動湖湘女性文化的理論建構與文化推廣,將之與女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相結合,培養專業的女性學人才。

郭丽萍讨论了“书院赋能生长 性别教育促进终身生长”议题,从书院组织架构、课程开设情况、师资建设、教材选用和编著、教学革新、学生运动等方面介绍了书院在女性人才培养和女性学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

主旨發言環節,由中華PP电子學院婦女發展學院黨總支書記丁新娅主持。北京大學魏國英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評估分會常務理事洪藝敏教授、中華PP电子學院女性學系韓賀南教授、中華PP电子學院婦女發展學院魏開瓊教授先後發言。



魏國英以“中國自主女性學科發展的曆程探析”爲題,從北京大學女性學專業碩士偏向與碩士學位點的申報和建設入手,以小見大地分析了我國女性學學科發展的特色。她指出,在從既有學科進行女性研究到跨學科進行女性研究,再到獨立的女性學學科研究這個過程中,我國的女性學形成了鮮明的女性特征、本土特征和跨學科特征,表現爲一體化的研究視角、與其他學科的女性研究相助共進,以及在守正創新中不斷求索。
洪藝敏立足專業認證,分析了女性學專業建設的路徑和战略。她指出,學科建設是龍頭,專業建設是抓手,要不斷推動一流本科建設和專業認證。建議女性學學科建設要高度重視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的建構,根據立足北京、服務中國、面向全球的專業使命和需求,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實踐教學的設計和教材的建設。


韓賀南以“女性學的學科使命:基于近代以來婦女思想史的考察”爲主題,分享了她關于女性學學科使命的思考。她指出中國女性學的發展一定要重視“兩個結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爲指導,建設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從多學科到跨學科進行看法層級和理論邏輯的提煉。
魏開瓊以“女性學的專業使命:基于一流專業建設實踐的思考”爲題,梳理了女性學專業建設進程,介紹了推進女性學專業建設的部门舉措,呈現五位一體的女性學人才培養體系,提出包罗切合一流專業標准的創新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創新與社會服務的能力、院系文化建設創新等40多項細化目標及任務,強調依據目標導向及任務導向完成女性學專業建設方案及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具有跨學科女性學知識結構和性別平等意識的女性研究的專業人才。
在開放討論環節,以“女性學學科建設協作機制”建設爲主題,進行專家討論,由魏國英主持。



魏國英提議充实考慮當前女性學學科發展的態勢和需求,建議將建设學科建設協作組作爲本次研討會的有形结果。她的提議引起在場嘉賓的共鳴,獲得了各人的高度認同,开端達成由中華PP电子學院牽頭建设“女性學相關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後續支持和推動協作組的建设,與會學者就學科建設協助長的運行機制以及後續推進達成开端共識。
上午论坛结束后,与会嘉宾旅行了“妇女生长学院女性学专业实践教學结果展示”,该展示全面系统泛起了女性学系自2016年以来建设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部门教學结果,与会专家对女性学专业七年来深耕实践教学的体系建设以及建设成效、对女性学专业通过剧场形式创新实践教学的方式表达了高度的认同与赞扬。



下午的主旨發言進一步聚焦學科和專業,由中華PP电子學院婦女發展學院副院長王向梅、朱曉佳主持。




在主旨發言環節,山東PP电子學院婦女研究與發展中心王慧教授以“女性學學科建設的現狀與發展路徑”爲題,詳細介紹了山東PP电子學院女性學學科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當前面臨的挑戰。山東PP电子學院確定了“橫縱結合”的女性學學科發展總體思路,將在科研突破、人才培養方案探索、課程和教材建設等方面推動學科建設和發展。
南京師範大學金陵PP电子學院楊笛副教授向各人介紹了金陵PP电子學院先有研究中心,再有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之後獲批碩士學位點,最後才有本科專業的建設過程。其建設曆程及其推動下的女性學發展現狀,爲學科發展提供了獨特的經驗和思考。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艾晶教授從女性事情室的開發與應用入手,介紹了艾徕女性事情室的建设和建設過程。她重點分享了如何充实發掘和鏈接校內、校際和社會資源,啓動關鍵人物對女性學學科發展的關注和支持,高效使用網絡媒介和團隊/聯盟力量,协力推動女性學研究和相關社會服務的發展。



延邊大學女性研究中心金花善教授作爲國內第一個女性學博士,以自身經曆帶領各人了解延邊大學的婦女研究及當地女性社會團體的發展狀況。金花善及其團隊從延邊地區女企業家培訓入手,培育了一支專業的女性終身教育講師團隊,深耕“延邊地區女性精英群體”這片田野,推動了當地女性社會團體的發展。
中華PP电子學院婦女發展學院副院長朱曉佳以“卓越與創新:女性學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爲題介紹了女性學專業如何通過專業定位、課程和教材建設,以及人才培養模式革新的路徑推進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
婦女發展學院公共課教研室主任生龍曲珍以《女性學導論》課程爲例,介紹了學校性別平等教育的開展情況,分享了授課團隊在推進性別平等教育過程中的做法和經驗,提出了以“性別教育”實現“全人格教育”的思考。




山東PP电子學院女性學專業李桂燕教授詳細介紹了該校女性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情況,如“性別前沿訓練營”如何實現“精英化培養、應用型導向、多元化成才”的培養特色。
湖南PP电子學院社會學系周紅金副教授圍繞《女書文化概論》的課程建設情況,分享了湖湘女性人文素養教育的新實踐结果。
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吳敏副教授圍繞精品慕課《女性學:女性精神在現代社會中的挑戰》對課程建設所開展的一系列教學革新進行了介紹,並以多個案例呈現了教學革新结果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战略和成效。
江蘇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青年教師尚宇菲以“學人與學科:女性學學者成長邏輯及其教育意蘊”爲題分享了對女性學人才培養的思考。她關注到女性學學者成長過程中的共性和特性,指出“學人”培養質量的提升有助于推進女性學學科建設,對“學人”的教育學研究可以爲女性學人才培養提供思路。

中華PP电子學院科研處處長臧海群對大會進行了總結發言。臧海群首先向與會人員表達了感謝和敬意,感謝她們對中華PP电子學院女性學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的支持,爲構建中國女性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言獻策。她体现,自己爲女性學學界前輩的激情和熱情所熏染,也爲學界有新人而鼓舞,肯定了本次會議對女性學學科定位、課程設置、教學科研等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議題推進的重要性。最後臧海群介紹了學校凝聚學科建設的做法和结果,体现將從服務科研和教學角度支持和保障女性學學科和專業的發展。
研討會在辭舊迎新中圓滿結束,爲未來女性學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提供新的思路和目標。中華PP电子學院婦女發展學院全體教師參加本次會議,並將以本次會議爲新的起點,在未來女性學學科與專業建設過程中,持續推進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進程,不斷完善學科建設,推動專業發展,爲持續充當學界先鋒續航助力。